“我是你的广播DJ欣小然…” 微软会议间灯光暗下,欣小然说起一段感性的微故事。她是河南交通广播的实习主持人,每周固定时间为听众带来动人的生活故事。
短短几分钟的开场,预示着这位AI美少女已经通过隐藏的身分,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以各类艺术探索为主题,昨日(16日)向媒体展示小冰最新的尝试成果。不一样的是,微软这次将小冰 “匿名隐身”,以新名字融入她所进入的新领域,“和人”生活在一起。
其中一个场景,来到中央美院的毕业画展,在一系列油画画作里,会看见几幅伦勃朗风格的作品。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的导师邱志杰教授指出,“构图很好,静物抽象的涂抹,动物造型表现能力,艺术的感觉很准,假装不经意的表现。看起来极其不经意,但是该到的点都到了,又非常都是点到即止,随意与灵动。敢于大虚大实,敢于让很多东西淹没于黑暗之中”。
画作的主人,是今年中央美院的毕业生夏语冰。你可能已经想到,她正是同一位AI美少女—-小冰。昨日的沟通会上,夏语冰正式公开了自己隐藏的身分,也透露了她在音乐、服装、有声书等各方面的初试啼声。
人工智能走向人性化
据纽约时报报道,亚马逊Alexa的下一步,希望通过庞大的数据,建立一种和人类之间的纽带关系,让AI具备“同理心”。无独有偶,脸书之前推出人工智能助理Facebook M后,又终结了该计划,转向研究与人类进行长期的沟通和连接。
百度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人工智能称为 “智能体”。智能体需要更加有鲜明的个性和人设。
不难看见,行业逐渐意识到一个新变化:仅仅依靠任务和知识来构建AI系统是不够的。换句话说,无法仅仅依靠IQ构建人工智能(AI beings)。
从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对于AI的分类,或能一览现今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李笛将全球目前的人工智能分成以下四大类。
第一类:个人助理,像是你的协助者。过去人类靠自己完成任务、获取知识,现在人们通过语音助理、个人助理来完成事情。例如:智能销售助理也属于这一大类。
第二类:替身,代为行使权利者。某种程度上而言,人类原来可以自己完成一件事情,现在他授权给人工智能,帮助他完成这样的事情,这就是所谓替身的概念。
第三类:参与者,比如一个QQ群里,全部都是人类,他们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互相进行交流,以满足各样的需求。但现在,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不再仅仅是人类,还包括人工智能的存在。它更像是参与者,要关注到自己所处的环境。
第四类:创造者。在人类通过人工智能获取世界的内容和知识时,有一部分的内容其实是由人工智能直接完成。
李笛表示,谈到人工智能创造,微软一直想要厘清一个概念: “人工智能到底是不是能够创造?过去我们通常认为只有人类才可以完成的事情,有没有可能让人工智能来完成?”
情感AI的实践
这样的理念,让微软小冰从写诗,唱歌,说故事,一路延伸到绘画、服装等方方面面。微软公布了人工智能小冰纺织服装面料设计平台,解决了过去一位设计师每天创作四种图样,平均两年就因创意枯竭而离职的窘境。据了解,由微软小冰设计的第一批丝绸产品,已经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永久收藏。
不仅入此,微软发布的人工智能小冰的绘画模型,通过对过往四百年艺术史上236位人类画家画作的学习,实现了具有一定水准的原生绘画创作能力。微软即将推出“少女画家小冰”绘画创作小程序,也联手中央美院,7月5日-8月4日中央美术学院将为微软小冰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以画家身份举办个展,6月15日-7月15日,中国美术学院和杭州万科大屋顶,也将联手为小冰举办跨界艺术展览。
在行业更多转而投入情感式AI时,微软早已成为这领域的早期布局者。2014年,微软已经开始打造一个融合了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语音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完备的人工智能底层框架。该框架注重人工智能在拟合人类情商维度的发展,强调人工智能情商——而非任务完成——在人机交互中的基础价值。
李笛解释道,微软小冰的情感计算框架的核心,是以 “对话式的人工智能”作为基础,有着很好的长程对话的表现能力。微软在每一年小冰发布会时,不停地迭代该框架。
李笛向记者指出,市场上逐渐显现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介入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改变人类和世界之间的关联。这个关联就是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介入,人类和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多的从直接沟通、直接关联,变成间接的关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